老手艺是什么?就是“曾经的生活”。那些常州老手艺,不仅温暖了岁月,还烙刻着时代的印记,是常州城的灵魂。这些常州的老手艺,现在几乎销声匿迹了,估计现在的小佬们都没见过!
弹棉花
“弹棉花哎弹棉花,半斤棉弹成八两八,旧棉花弹成了新棉花……”上了年纪的常州人都会对“弹棉花”有着清晰的记忆。随着一声声弦响、一片片花飞,最后把一堆棉花压成一条整整齐齐的被褥。而那时候的弹棉花工匠们也都走街串巷,生意应接不暇。
磨剪刀
寂静的午后,手艺人“磨剪刀咯…”的长吆喝似乎总出现在午睡的梦里。磨剪刀手艺人的砂轮一圈圈转动,让刀剪锋芒毕现,不知会在谁家案头,切磋出一顿顿美味佳肴。
棕棚床
那时候的常州,“棕绷床”一度是富人家的象征。时过境迁,棕绷床渐渐被席梦思取代。买棕绷床的人就少了,曾经一度很庞大的手工艺人——“棕绷师傅”,现在也很难见到,那熟悉的吆喝声也随着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。
修鞋、补雨伞
嘴里噙一两枚小鞋钉,身边的收音机咿咿呀呀的响,时不时还跟身边的人开个小玩笑,这是大部分修鞋匠的工作状态。只是,在这个人人追求新潮的时代,修鞋,是不是正在变成一个日渐陌生的动词?修锁、修鞋子、补雨伞,老匠人所做的工作,是现在的年轻人不能体会的。
缝补工
一台缝纫机、十几轱辘线外加一张板凳便是一个缝补工全部的家当了。时代虽然在发展,干这一行的人越来越少,缝补的需求并没有消失。衣服掉线、掉扣子之类的,扔掉太可惜,其实只需要缝补一下就能恢复原样。别看只是缝缝补补而已,过程却极为繁琐,缝补工赚的都是辛苦钱,所以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做这一行。
常州梳篦
古谚有云:“扬州胭脂苏州花,常州梳篦第一家”。2008年,常州梳篦工艺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常州梳篦选材严格、工艺独特、制作精良,美名远扬。手工制作常州梳篦,需要较好的美术功底和艺术修养,这项手艺,现在会的人也不多了。
常州烙画
烙画,是以经过加热的金属在竹、木、纸等媒材上以不同温度产生的焦痕作画。常州中国烙画起始于传统特产梳篦装饰,后拓展为大幅烙画作品,并产生烙画与彩绘结合等多种艺术形式。常州中国烙画具有细腻、古朴、典雅、厚重和清新等特色。2010年,被列入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。
堆花团子
堆花团子就是俗称的寿桃。以前在农村,每家每户逢到喜事、上梁、过年或祭祖,便会请人做一匾寿桃。随着时代的变迁,寿桃市场不断萎缩,做寿桃的手艺人几乎绝迹。
相信这些老手艺,你们在小时候都是见过的,但是现在是少见少有了!虽然在常州的某些地方能够偶尔看到爆糙米、弹棉花等,但毕竟快销声匿迹了!这些常州的老手艺,你们知道几个?
- 上一篇: 网恋需谨慎,小心网络诈骗!
- 下一篇: 常州一女子掉入刷单圈套被骗8500元,受骗经历是这样的…